近日,亿纳谱团队的研究成果“Bile metabolic fingerprints distinguish biliary tract cancer from benign biliary diseases”于《Hepatology》(IF=12.9)在线发表,引起了领域内的高度关注。日前,《Hepatology》杂志将该成果遴选为Hepatology Highlights(肝脏病学亮点),并邀请美国梅奥医学院(Mayo Clinic College of Medicine) Binbin Li教授就该成果以“BileMet: A new frontier in distinguishing malignant from benign biliary conditions”为题发表了同期专评。
论文页面
Hepatology Highlights报道
胆道癌(Biliary Tract Cancers, BTCs),包括胆管癌和胆囊癌,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胃肠道恶性肿瘤,其5年生存率不足20%。目前,BTC的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内窥镜检查、病理学以及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生物标志物检测。然而,这些方法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往往表现不足,导致许多病例在晚期才被确诊。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科研人员正积极探索胆汁代谢物分析技术,以期更有效地区分恶性与良性胆道疾病。
本研究推出了一项名为BileMet的创新诊断工具,它利用纳米颗粒增强的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技术,从胆汁中精准捕获复杂的代谢指纹。BileMet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胆汁这一直接与胆道肿瘤细胞接触的生物体液,从而能够更加直接、敏锐地分析出与BTC相关的分子变化。通过对300例患者的胆汁样本进行非靶向代谢分析,研究人员识别出了一组与BTC相关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基于这些发现,团队精心构建了一个包含6种关键胆汁代谢物的诊断组合。这一组合在独立队列中的验证表现令人振奋,其诊断准确性的AUC评分高达0.891,显著优于传统检测方法。这些结果表明,BileMet有望克服当前BTC检测方法的局限性。
研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发现是甘氨鹅脱氧胆酸的鉴定,这是一种可能在BTC中具有保护作用的胆汁酸代谢物。该代谢物似乎影响了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为更好地理解BTC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线索。虽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充分确定其作用,但这种代谢物在BTC病例中的存在为诊断和未来可能的治疗提供了有希望的途径。
在临床上,BileMet具有作为实用诊断工具的巨大潜力,可在怀疑恶性病变时实时分析胆汁样本。在传统方法(如细胞刷或影像学)未能得出明确结论的情况下,BileMet的快速、敏感性使其能够提供明确诊断,支持手术决策,进而改善预后。
BileMet还显示出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现有的诊断方案相比,其诊断成本可能降低90%。这得益于BileMet的高效性,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重复性和侵入性检测的需求,从而减轻患者和医疗系统的经济负担,进一步推动其临床应用的普及。
除了BTC,BileMet研究展示了代谢组学在癌症诊断中的强大作用。通过捕捉肿瘤细胞活动引起的特定代谢变化,BileMet利用纳米颗粒增强的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法提供了详细的分子洞察,可应用于多种癌症类型。这种基于生物体液分析的方法反映了癌症研究中使用无创或微创方法进行早期检测和疾病特征描述的趋势。
总的来说,BileMet是BTC诊断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其高诊断准确性、术中应用潜力以及低成本的特点,使其成为临床环境中一个极具价值的工具,不仅有望改善BTC患者的诊断及预后,更是基于代谢组学的难治性癌症疾病诊断技术的发展里程碑。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7/HEP.0000000000000957
Hepatology Highlights链接:https://doi.org/10.1097/HEP.000000000000116
- 上一篇:202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公布
- 下一篇:会议回顾 | 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